2月的北京依旧春寒料峭,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举办的“把脉中国经济高层研讨会-2012年新年会议”在京举行,来自有关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稳中求进”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正确看待1月份主要统计数据
1月份,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物价、进出口和金融等相关数据,数据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出乎意外”:CPI高于预期,同比上涨4.5%,比去年12月扩大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5%,扩大1.2个百分点。海关进出口和金融数据低于预期,其中,海关数据出现了多年来少见的负增长: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7.8%,出口下降0.5%,进口下降15.3%.央行1月份新增贷款仅为7381亿元,大大低于历史水平,2009-2011年每年1月的新增贷款均在1万亿元之上。
对此,专家的意见是,1月份由于节日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不可比因素,解读要慎重。由于1月份叠加了元旦和春节两大假期,实际工作时间远小于往年同期(去年春节在2月份),因此,不管是同比数据还是环比数据都存在着不可比因素,不能简单对比。例如,由于节日因素的推动(以及天气寒冷),1月份食品价格出现大涨,同比上涨10.5%,环比上涨4.2%,其中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8.7%,而受节日因素影响较小的非食品价格,总体涨势较为平稳;由于实际工作日的缩短,1月份我国对外贸易、信贷投放均受到较大影响。如果运用季节调整法剔除春节因素的影响,1月份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长速度不是下降,而是分别增长6.2%、10.3%和1.5%.正确解读1月份数据,专家给出的建议是,等2月份数据出来后,把1-2月数据累计起来看,这样可以剔除节日因素的干扰,客观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2012年经济平稳增长可期
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依旧十分复杂多变,国际上欧债危机阴霾重重,全球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仍然较大,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稳增长、调结构、抑通胀,样样都面临较大压力。但与会的多数专家对今年我国经济走势依然看好,认为将在平稳发展中顺利实现“软着陆”,不会出现2008年下半年断崖式的急剧下跌。
主要依据:
一是从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来看,尽管去年以来经济增速逐季下滑,这种惯性甚至有可能继续延续到今年上半年,但PMI、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消费者信心等一些先行指标已显现出好转的迹象,预示着经济增速放缓的势头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下半年出现稳定向好的可能性较大。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43%的人认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最低点将出现在今年2季度,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下滑的趋势可望在下半年得到扭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