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担忧一方面是中国1至2月份相对疲软的经济数据;另一方面是中国当前可能存在大面积爆发信用违约的风险。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1至2月份合成经济数据,总体来看,各项经济增长指标全面回落,低于市场预期,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较去年12月回落1.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9%,较去年12月回落1.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两个数据均大幅低于预期。
民生银行(7.50, -0.01, -0.13%)研究报告认为,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有降至7.5%以下的风险。另外,从PPI数据来看也显示中国经济放缓形势已经确认,截至2月份数据PPI已经连续24个月负增长。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本次放缓与1999年连续31个月的PPI负增长相比,市场出清更加缓慢,市场担忧情绪仍将继续;而同时管清友担心在中国宏观政策和微观改革的期限错配下,中国经济可能遭遇“投资断崖”,也就是投资率迅速下降的过程,从而对经济运行形成冲击。
与经济下行相关的另一个风险也就是日前热议的大面积违约风险,对这种风险的恐慌情绪日前已经在大宗商品市场引发了一轮砸盘效应。“尽管目前国内发生类似美国雷曼兄弟破产的概率仍然很低,但海外投资者的确对此表示担心。”日前摩根大通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Bruce Kasman)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如是说。
在央行引导人民币贬值、中国经济下行以及违约风险提高的背景下,全球数据公司EPFR的跟踪数据已经显示截至3月12日的当周,中国基金流出规模高达8.78亿美元,占亚洲基金流出规模的62.7%。
人民币预期分化
早在本轮人民币贬值之初,对于央行的引导行为,市场就有多重解读:分化人民币走势预期,扩大波幅以及打击热钱流入,从现在来看基本上已经一石三鸟,尤其是人民币双边波动的预期已经深入人心。
相比之前的单边升值预期,人民币走势已经出现分化。
瑞银研究报告就表示,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已不存在低估,预计今年人民币不太可能继续升值。“2013年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10%下降至2.1%(如果对出口高报、即隐藏在贸易活动中的那部分资本流入进行调整后,这个比重甚至会更低)。考虑到中国储蓄率较高,这说明人民币汇率已基本处于公允水平。”
花旗银行的研报也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接近均衡水平,未来12个月市场或将测试央行可容忍的波动范围。花旗还表示,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可能将升至6以下,但单边升值的可能性较小;长期而言,继续预期人民币于2020年前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
当然仍然看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机构也存在,摩根大通全球首席经济学家Bruce Kasman就表示人民币长期仍然上行,摩根大通对今年年底的预测是5.95。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